不同血型预示不同性格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新生儿溶血病在ABO和Rh血型系统中比较常见,在二胎以上中发生的概率更高。我国已进入“二孩”时代,在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前夕,专家提醒,要重视孕前检查和定期产检,确诊有发生溶血病风险的,要进行专项筛查与监测,制定宫内以及分娩后干预、治疗方案。

宝宝的诞生给家庭带来无比喜悦,宝宝的健康成为父母心中最大的牵挂。有些宝宝出生后,皮肤越来越黄,这种情况称为新生儿黄疸。大部分新生儿的黄疸是生理性现象,会逐渐消退,但是有部分宝宝出生后黄疸越来越严重,医学上称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以下简称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系统中比较常见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孩子的血型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举个例子,爸爸是B型血,妈妈是O型血,那就可能生出O型或者B型血的宝宝。如果宝宝是B型血的话,会有一定几率因为和妈妈的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破坏,进而产生新生儿溶血的症状。许多父母都以为,ABO血型不合是导致新生儿溶血的唯一原因,但事实并非如此。

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主任向东教授告诉记者,人类的血型系统非常复杂,除了常见的ABO血型系统之外,目前已知有32种人类血型系统,包含约两百八十余种血型抗原,其中部分血型系统也能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有些父母只关注由于ABO血型系统所导致的新生儿溶血,而忽视了其他血型系统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胎新生儿溶血病概率高

胎盘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一般而言,即便准妈妈和胎宝宝的血型不一致,也很少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病。不过一旦准妈妈是O型血,就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医学上,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如果缺少某种血型抗原,血清中会天然产生相应的抗体,好比A型血的人会产生抗B 抗体,B型血的人会产生抗A抗体,这两种抗体一般是免疫球蛋白M性质的,个头太大,是不会通过胎盘屏障的。而O型血人怀孕时产生的抗A抗B抗体一般是免疫球蛋白G性质的,体态轻盈,可以轻松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宝宝血液循环,对非O型血胎宝宝的红细胞进行攻击破坏。

新生儿溶血病不仅在某些血型系统中常见,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亦会随着母亲怀孕次数的增加逐步提高。这是由于准妈妈妊娠中后期会有少部分胎宝宝红细胞进入其体内,诱发产生更多的免疫性抗体。如果这位准妈妈生完一胎之后,不再进行输血或者生育第二胎,留存在其体内的这些免疫性抗体对她的健康是不会有影响的。若她再次怀孕,宝宝的血型和妈妈不同,这时妈妈体内的这种红细胞抗体就可能引起二胎宝宝溶血病。

把握好产前和产后两道关

一般来讲,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Rh血型系统溶血病症状更严重,可能会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向东教授表示,这就要求孕妇或备孕妇女积极做好血型血清学相关的产前检查。

现代医学科技可以做到风险评估和相应的治疗方案。定期和规律的产检,可以及时发现母婴的异常情况。经确诊有发生溶血病风险,要严密监测准妈妈的抗体效价,并且开始检测抗体及效价的时间、复查效价的周期都要严格遵守;发现准妈妈抗体效价大幅度升高,要参考胎宝宝的发育状态,制定干预方案。对于有血型相关抗体的高危孕妇,产后也需通过相关检查,密切观察黄疸情况和贫血程度。因此,只要把好产前和产后两道关,大部分宝宝都可以得到确诊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