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型预示不同性格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俗话都说孩子是妈妈身上掉的一块肉,古时候也流行过“滴血认亲”来鉴别亲子关系。可是有一些新生的宝宝却与母亲之间血型不和,导致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而目前,很多家长对此病症不了解,甚至会手足无措。新生儿溶血症到底是什么,病发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又是什么?小编就来为大家举例详述。

专家提醒:O型血孕妇最好先做血液检测

【病例】小萍是个O型血的妈妈,刚生完宝宝,开心之余,她发现宝宝皮肤发黄。抽血化验后,医生告诉她,宝宝是A型血,所患的是ABO新生儿溶血病,需要进行治疗。

【释疑】专家介绍,ABO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所引起的胎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小萍是O型,而宝宝与丈夫均为A型,在十月怀胎过程中,小萍体内存在的IgG型抗A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宝宝的血液中,导致宝宝红细胞发生溶血,出生后表现为黄疸症状。

【预防】像小萍这种O型血妈妈,丈夫是非O型,宝宝有可能继承父亲的非O型血型,因此抽取孕妇血液,监测孕妇体内的血型抗体,必要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其影响到胎儿健康。

专家提醒:Rh阴性血型孕妇二次怀孕尤须小心

【病例】李芳(化名)是个悲伤的母亲:她曾足月分娩两胎,但第1胎出生窒息,抢救两天死亡;第2胎经抢救存活,7个月时诊断为“脑性瘫痪”,后因感染死亡。

【释疑】经检查发现,李芳为Rh阴性血型且存在Rh抗体。一般人血型大多是Rh阳性,如果孕妇血型是Rh阴性,而丈夫是Rh阳性,那么胎儿为Rh阳性的几率非常大,孕妇与胎儿可能发生Rh血型不合的几率也很高。一旦孕妇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产生针对Rh阳性血液的抗体,就有可能威胁胎儿的健康,如严重的新生儿黄疸、大脑损伤,极端情况下还可发生流产或胎死宫内。

【预防】专家提示,无妊娠史或输血史的孕妇,一般不会发生母婴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但是胎儿的血液可能会进入到孕妇的血液中,使孕妇产生针对Rh阳性血液的抗体。当孕妇下次怀孕时,如果胎儿血型为Rh阳性,孕妇体内已经存在的抗体就可能进入到胎儿的体内,直接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因此,建议Rh阴性孕妇产前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抗Rh阳性血液的抗体,并且在怀孕28周时、生产第1个Rh阳性婴儿后的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以防止孕妇产生抗体。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亲和宝宝的血型相排斥,而造成两者出现抗原抗体症状,使胎儿的红细胞被破坏,极易出现免疫性疾病。从临床上来看,新生儿溶血症因抗原性和个体免疫性等原因,其症状轻重不一。目前,Rh溶血病要比ABO溶血病临床表现严重,以ABO血型不合为主体,MN、Kell血型出现的比较少。

新生儿溶血症怎么引起的

母亲和胎儿间Rh血型不合和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病因。胎儿的血型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如果胎儿从父亲遗传来的血型抗原是母亲所没有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使母亲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导致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发生溶血。

临床表现

1、胎儿水肿患儿出生时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常有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及贫血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大多死亡,严重者为死胎。

2、黄疸Rh溶血者大多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ABO溶血病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发展迅速。

3、贫血Rh溶血者,一般贫血出现早且重;ABO溶血者贫血少,一般到新生儿后期才出现。重症贫血易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4、胆红素脑病,是指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又称核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当血清胆红素>342umol/L(20mg/dl)易引起核黄疸,需积极处理。

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西药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药物主要有血浆或白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酶诱导剂,葡萄糖和碱性容易等。中药治疗主要有退黄的作用,以三黄汤,消黄利胆冲剂以及茵陈篙汤等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使用。

2.光疗

光疗主要采用蓝色荧光灯照射的方式,让宝宝光着身子躺在蓝光箱中,遮住宝宝的双眼和生殖器,医护人员会调整好箱子周围的温度,并每小时给宝宝测肛温一次。照光的时间根据宝宝的病情和血清胆红素的浓度而定。但结合胆红素增高和肝功能不健全的宝宝不适用光疗。

3.换血

换血的主要目的是把孕妇体内产生反映的红细胞和抗体输出,防止出现溶血症状。换血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项目,容易导致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等状况,需谨慎操作。

古时候的滴血认亲固然不靠谱,然而新生儿溶血症已经是危害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准妈妈们在孕期就可以查出胎儿是否存在溶血症,并且听从医生安排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做好万全的准备,迎接宝贝们的到来。